中医治病,有时候像在讲“心理悬疑剧”,情节离奇,结局却科学得让人拍大腿!给您讲个张锡纯老爷子的奇案:一妇女,突然不能说话了,嗓子好好的,就是张嘴发不出声,急得直跺脚。西医查不出毛病,中医也摇头。张老一摸脉,沉弦有力,再一看病人眉头紧锁,得,这不是嗓子病,是“心病”!
图片
他提笔开方:柴胡3g,半夏6g,厚朴6g,茯苓9g,苏叶3g,外加咸橄榄两枚。啥?这不是半夏厚朴汤加味吗?专治“梅核气”,感觉喉咙有团东西,吐不出咽不下。可人家是失语啊!
图片
张老微微一笑:“此乃肝气郁结,痰气交阻,痹于咽喉,所谓'金实不鸣’也。”简单说,情绪堵了,气机不畅,痰湿跟着作乱,把“声音开关”给卡死了!
图片
更绝的是,药煎好,他让人把药罐子端到病人面前,不让她喝,就让她闻那股浓浓的药味。说来神奇,病人闻着闻着,眼眶一热,突然“哇”一声哭了出来,紧接着,嗓子一清,第一句话竟是:“我憋好久了!”失语当场解除!这哪是吃药?简直是“心理脱口秀”!
图片
这故事揭示了中医一个核心理念:“形神一体”。《黄帝内经》早说了:“百病生于气也。”情绪(七情)直接影响气机运行。肝主疏泄,专管情绪畅通,肝气一郁,气滞了,血瘀了,痰湿也来了,各种“怪病”就冒头。像现代的焦虑、失眠、肠易激、甚至某些皮肤病,根子都在“情志失调”。
图片
所以,中医开方,既是调气血,也是“解心结”。逍遥散疏肝,不只是调肝气,更是帮您“放轻松”;甘麦大枣汤养心,治脏躁(更年期情绪失控),像给心灵“煲个暖汤”。
图片
您看,这哪是冷冰冰的药方?分明是一出出“心理疗愈剧”。身体的“结”,往往藏在心里。有时候,一剂药,不光治了病,还让人哭了一场,说出憋了十年的话,这,才是中医的奇妙之处:它治的,从来不只是病,而是那个“生病的人”。
图片
图片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免费配资炒股网址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