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晋大地上
藏着比碑文更为久远的史书
那些在岁月里站成永恒的古树
2025年8月15日
中国邮政拟发行《古树名木》特种邮票1套4枚
山西晋祠国槐入选其中
据第二次全国古树名木资源普查结果显示
山西古树名木超过10万株
树龄在1000年以上的古树1200余株
山西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
古树名木数量多、种类丰富
侧柏、国槐、松树、槭树、楸树
都是山西常见的乡土树种
每一圈年轮
都是时光的密码
每一片新叶
展开剩余92%都在续写自然与人文交织的传奇
今天
循着这些古树的身影
讲述那些与历史共生的生命奇迹
01
狄村国槐
在太原狄仁杰文化公园的一隅
矗立着一株穿越千年的古槐
据《阳曲县志》记载
狄母带年幼狄公迁居
遇见这片书声琅琅、亲邻和睦的土地
为寄托对安稳祥瑞的期盼
亲手埋下一粒槐种
1300年过去
国槐
枝繁叶茂,年年开花结籽
以14.8 米东西跨度
10米南北延展的树冠
如一把巨伞
撑开 8.6 米的高度
将千年光阴温柔笼罩
仿佛延续着那份“心诚则灵”的传奇
触摸树皮
仿佛能听见当年的书声
恍惚间
狄母倚槐教子的身影
与眼前苍劲枝干重叠
似一位静默的长者
诉说着一段永不褪色的人文记忆
02
介休秦柏
晋中市介休市西欢村
一株秦柏傲立于天地间
2650岁了
这棵相传自秦朝存续至今的古树
是国家一级保护植物
被称为:“华夏第一柏”
树高 15 米,主干腰周达 11.8 米
枯皮脱尽却依然焕发勃勃生机,虬劲枝干尽显傲骨
是北方古柏的杰出代表
春夏时节,新绿悄然爬上秦柏枝头
与古朴苍劲的枝干相互映衬
宛如一幅穿越千年的水墨丹青
引得四方游客与学者纷至沓来
斑驳树影间
仿佛感受到了古树承载的厚重人文记忆
感受到那份永不磨灭的顽强生命力
03
原平龙凤楸
原平市扶苏庙前
两株古楸树宛如守护时光的老者
这就是声名远扬的 “龙凤楸”
北边的龙楸已伫立约 2000 年
南边的凤楸也度过 1300 多个春秋
千年风雨未曾消磨它们的生机
依旧枝叶浓密
透着古朴苍劲的气息
龙楸的 “王者风范” 格外夺目,
它树胸围 13.2 米,高 35 米,
凭借最长的树龄、最大的胸围,
赢得 “华夏第一楸” 的美誉,
也是中国现存楸树中
树径最粗
树冠最高
年轮最长的一株
04
永济麻栎
永济市张家窑村的东南山神庙旁
两株麻栎静静伫立
它们还有一个更为人熟知的名字 —— 橡树
已有 4200 年的树龄
是山西省树龄最大的古树
被誉为“古橡之王”
相传它们是由舜的弟弟为守护他所栽
受舜帝褒扬
得名“象树”
它们比肩而邻,宛如一对夫妻
默默守护着这个小村庄
因为生长在山神庙旁
村民们怀着敬畏之心
让它们得以完好保存至今
树高 13 米,冠幅达 20 米
壮硕而沧桑
山风拂动
枝叶摩挲声与神庙的晨钟暮鼓遥相呼应
仿佛在延续着跨越千年的对话
05
霍州白皮松
霍州市韩壁村
有一棵闻名遐迩的白皮松
国家一级保护古树
被尊称为 “霍山神松”
树龄超 1000 年
树高15米,胸径280厘米
冠幅东西为27米,南北为21米
冠圆平顶,形态美丽
树皮雪白
与淡青粉绿的枝干相互映衬
远远望去,亮堂醒目
从历史渊源看
明清帝王先后六十九次前来祭拜
传说唐王李世民在霍邑之战得胜
或也与这棵神松庇佑有关
它是岁月的见证者
目睹了朝代更迭、人间兴衰
承载着厚重的历史文化价值
2004 年
以这棵树为轴心的一公里范围
被列为山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命名为新石器时代 “韩壁遗址”
06
和顺元宝槭
生长在和顺县青城镇神堂峪村
树龄500年的元宝槭
被评为“中国最美古树”
又名元宝枫
为著名秋季红叶景观树种
这棵元宝槭树高22米
胸围510厘米
主杆高2.1米
2.1米以上分为两杈
树冠遮天蔽日
当地人说“先有五角枫,后有神堂峪村”
足见其古老且旺盛的生命力
青城镇人杰地灵
文化底蕴深厚
自然风光怡人
枫叶丹红
惊艳秋色
07
沁水紫丁香
在沁水县中村镇下川村的山野间
矗立着一位三百年的 “时光守望者”
那株被誉为 “中国最美古树” 的紫丁香
它以 10 米的身姿刺破苍穹
四株同根的主干需三四个成人合抱
即便树干已中空三分之二
斑驳的树皮下仍奔涌着倔强的生命力
它是“华北最大紫丁香”
每年花开时节
淡紫色的圆锥花序缀满枝头
浓郁的香气漫过山谷
它是村民口中的 “分脉树”
树干的纹路里刻着村庄的兴衰
树洞的回声里藏着代代相传的祈愿
三百年岁月流转
它把芬芳酿成永恒
成了下川村最动人的民俗图腾
08
古县白牡丹
临汾市古县三合村
有一抹穿越千年的雪白
静静绽放在时光的长河里
这株我国现存最大的野生白牡丹
自唐朝起便扎根于此
历经 1300 多年风霜
依旧风骨傲然
被誉为 “天下第一牡丹”
株高 2.3 米,丛围 16 米
冠幅面积达 33.2 平方米
每年 4 月底至 5 月初
如圆盘的洁白花朵簇拥绽放
似雪覆枝头,蔚为壮观
两株同根而生的姊妹牡丹相伴左右
金色花蕊点缀着粉白色花瓣
芬芳四溢,惹人沉醉
这些古树
它们深扎黄土
把根须伸进华夏文明之源
将枝叶举向唐宋的月光
用皴裂的树皮
记录着山西的千年风雨
整理:李卓馨
制图:雷鑫悦
来源|山西新闻网
编辑|张星秀校对|王丹审核|郭丽湘
发布于:山西省免费配资炒股网址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